防城港市信访局
  • |登录
  • 无障碍
  • 繁体版|
  • 简体版|
返回
顶部
探索信访工作服务保障对外开放新举措

防城港市地处祖国南疆,既沿边又沿海,与越南山水相连,拥有20万吨级深水良港,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门户。作为西部少数民族边疆地区,伴随着改革开放和沿边沿海深度发展,必然会产生系列涉外信访矛盾纠纷,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边境安宁和对外开放合作大局。近年来,防城港市各级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国家、自治区战略部署,超前谋划、主动作为,积极推行信访工作服务保障对外开放、服务民族团结进步、服务边境和谐大局的创新举措,大胆探索社会综合治理新模式,全力构建共建共享的边疆地区涉外信访工作新格局,为全面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开放合作战略、深度服务国家外交战略和安全大局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主抓平台建设,夯实涉外信访基础

2020年9月,经市委编办批准成立防城港市涉外信访服务中心,依托市群众信访服务中心场地及人员,受理办理涉外信访事项; 边境一线的东兴市、防城区分别成立涉外信访服务中心,受理办理辖区内涉外信访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东兴市东兴镇、江平镇依托现有镇群众信访服务站、综治中心、司法所、调解中心等工作机构,设立镇涉外信访服务站,及时有效调处化解辖区涉外信访矛盾纠纷;东兴市、防城区抵边村屯依托现有群众信访服务室、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15个村级涉外信访服务室,为快速有效在源头上预防和化解辖区涉外信访矛盾纠纷提供平台保障;在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和东兴市跨境劳务服务中心、游客咨询服务中心、外国人服务中心、江平工业园区、冲榄工业园区、中越商事纠纷特别巡回法庭、涉外金融维权服务点、东兴市司法局东兴所、江平所及防城区峒中口岸、里火通道等,共设立12个涉外信访服务点,受理国外客商和公民在商贸、消费、旅游、劳务、婚姻等涉外信访矛盾纠纷调解,快速有效调处化解辖区涉外信访矛盾纠纷。

二、凝聚资源整合,形成多元化解之力

防城港市积极构建特色涉外信访矛盾调处化解工作体系,努力将信访资源整合,通过融合行政、司法、法院、外事、公安、旅游、医疗、商务等部门的人员和资源,牵头搞好统筹设计,积极引进第三方调处力量,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的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外引内联形成社会合力,全面指导和督促协调各方面的涉外矛盾纠纷调处和信访事项办理,为涉外信访保障服务工作提供有效保障。

三、强队伍优服务,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依照我市《防城港市涉外信访服务保障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总体要求,将在全市范围内设立涉外信访服务中心、服务站、服务室、服务点共32个,指定专职人员负责涉外信访工作,市级专职涉外信访人员3名,东兴市、防城区涉外信访中心专职人员各2名,乡镇涉外信访服务站专职人员1名、村(社区)涉外信访服务室1名,涉外信访联席单位涉外信访服务点专职人员1名,有关涉外联席会议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增配或聘请专业人员,从根本上解决各级涉外信访工作力量配备薄弱问题,为涉外信访工作提供人力保障。

四、大胆优化创新,投石子过河立标杆

一是强化“诚信账户”管理。为解决跨境纠纷裁判、调解结果执行难的问题,法院系统主动将失信中国公民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对外发布,坚决消除“护短”心理。

二是探索“国门工会”建设。防城港市那良镇板车运输工会联合会,是广西在边境地区成立的首个基层工会。近年来,该工会联合会成功调解近百起涉外矛盾纠纷,有效规范了该行业秩序。

三是积极助力疫情防控。为防止因疫情产生涉外纠纷,市涉外信访联席单位积极落实防控举措,切实切断疫情进出境渠道。市外事办等部门在边境线设立疫情防控点26个,做到通往边境的便道、小道、渡口全覆盖;227名护边员、海上信息员全员参加一线24小时巡逻值守;防城港市边境管理支队及时与越南对口边防屯建立信息互通机制,通过定期信函、热线电话、现地沟通等形式,互通驻地疫情动态、边境管控政策及疫情防控措施。

四是深入化解涉外扶贫难题。防城区、东兴市把涉外贫困户作为脱贫攻坚的一个重点群体,积极探索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因与越南籍妇女结婚导致子女无法入户、无法享受扶贫政策等问题,在享受惠民政策补助以及医疗、教育、住房等保障方面给予重点保障、特殊关爱;东兴市2017年出台了《东兴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入户子女DNA医学鉴定费用补助实施方案》,帮助解决贫困户DNA鉴定费用,切实减轻脱贫户负担。